
第一部分:合理搭配课程
绝大部分自考生,在初次选择报考课程时,不会选择去考虑课程难度,更不会去考虑课程属性,完全凭自己感觉和喜好去报考课程。但每一个专业课程动辄十几门,其难度、考核要点、能力要求都是不一样的,有的课程及格万岁,有的则需要能考多高就多高。选择瀚之海教育自考助学,帮你合理规划选课。
理想状态(目标)下
全国:每年考 2 次,每次可以报考 4 科,最快可以 2 年通过自考;
上海、北京:每年考 2 次,每次可以报考 8 科,最快可以 1 年通过自考;
广东:每年考 3 次,每次可以报考 4 科,最快可以 1 年半通过自考;
江苏:每年考 4 次,每次可以报考 4 科,最快可以 1 年通过自考。
(注意:这是绝对理想化的状态,因为考试院每年发布的考试计划都不同,有的科目可能1年才会安排1次,这次没报上或者挂了就要等1等,或者有几门课程安排在同一时间段考试,只能选择其中的1门,舍弃其它,这些情况都会造成毕业时间延长。)
上述假设说明,在 1-2 年内通过自考可以实现的。而实现的前提是:每次报考尽可能多的课程,并且每科都能一次性通过,并且考试计划非常舒服。
除却自身努力这个因素外,报考课程搭配非常重要。在了解课程难度、考试规律的情况下报考课程才能实现快速通过考试,下面具体说怎么实施。
报考课程搭配技巧:
一个专业,通常平均 15 科左右。其中 3 门公共课、4 门学位课、8 门基础课,另加本科毕业论文 1 篇或毕业设计 1 份(以各省实际课程设置为准),以下每次考试选择以专业 15 科为例。
第一年4月 进度3/15 ,第一次报考选择英语、马克思、近代史三门公共课。
1、 第一次参加考试一般只选公共课 3 门,这 3 门难度低、过关率高,在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复习时间也比较短。
2、 英语基础薄弱者需要提前复习,理想情况一次通过,并且英语达到 70 分以上,为以后拿学位做准备(部分省份需要通过学位英语)。安徽省英语二就可以。
第一年10月 进度7/15,开始体验学位课和专业课(部分专业无学位课)
选择报考2 门学位课+ 2 门基础课或 1 门学位课+ 3 门基础课
1、第二次参加考试,4 门报满。一般采取学位课搭配基础课的形式,不建议报 3 门以上学位课,难度太大。
2、每门学位课每天起码要保证 1 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,并辅之以真题、资料、笔记等方法。
第二年4月 进度11/15,继续学位课和基础课
选择报1-2 门学位+ 1-2 门基础课
第三次参加考试仍旧 4 门报满,可以留足复习时间,学习方法如上。
3、第二年10月 进度 15/15,剩余科目完成
第四次参加考试将剩下的 4 门课程全部报上,通过后即通过完成所有自考课程。
总耗时2年!
注意:在进行课程报考之前,一定先要充分了解自己所选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,了解这些课程的难度差异、属性分类。
只有在掌握课程难度、属性的情况之下,才有可能做出最合理、正确的搭配选择。
第二部分:教辅资料选择和购买使用
1、正版教材
特点是权威官方,必备。总有人问不看书只做题行不行,我的回答是肯定不行。如果你真想学习一些东西,那么一定要首先以教材(也就是书本)为主。
购买技巧:在购买的时候要注意,一定要根据课程代码进行购买,如00015 英语(二),这样才是自考专用的教材。现在安徽省的教材改版了,考生要注意了
2.自考通,每一章的前面列出了知识结构图和相关知识点的解析,同时还有少量的题目可以用来巩固练习。
选择瀚之海教育,书本,自考通,复习资料,真题,学习辅导,助学课程,助学分数应有尽有。
第三部分:学习方法
这部分说说学习方法,抛砖引玉,觉得有用的同学可以借鉴一下。
1、教材为主
选择瀚之海教育,可以以助学课程为主,助学课程里面重难点,应试技巧,出题概率都非常详细。
2、记笔记
笔记虽然不一定要记得工工整整,但一定要把自己在看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记下来,方便日后复习,这样在之后的复习过程中才不会抓瞎。
3、抓住时间线
在学习其它课程的时候,可以用笔勾画下知识框架,可以让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。对照真题将那些反复考察的重点用红笔标注出来,在后期复习的时候反复记忆,提高学习效率。
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自考学习的经验和方法啦,一家之言,希望能帮助到想要自考或者正在自考的同学,觉得好的就点个赞吧!关于自考助学感兴趣的可以当面咨询。